加强我村委会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对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八一村委会属长沙办事处管辖。位于开平市中心城区西部,总面积3平方公里共有17条自然村,现有11个村小组,总人口2005人,旅居海外和港澳同胞2000多人。八一村委会地理位置优越,离中心城区只有2公里多。水陆交通方便,潭江和苍江南北环绕,325国道横贯全境,现有码头2个、车站1个,豪华客车、的士和货车货船日夜过往。饮食服务业兴旺,国道两旁开设2家高级豪华酒楼和20多家汽车修配行,为过往客人和车辆提供优质服务。土地厂房充足,现有土地出租近7万平方,措施优惠。工企业蒸蒸日上,现有不锈钢厂、酱油厂、朔胶厂、脚手架厂、化工厂、皮具厂饲料厂2间、新型建筑材料厂等40多家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电信发达,能源充足,医疗、保险、金融、警务、邮政、娱乐等服务设施齐全。办事方便,治安稳定。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两个文明建设同频道发展。2000年,集体纯收入成为全市17个超百万元的村委会之一,人平纯收入近5000元;各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面。八一村委会善待一切投资者,热诚欢迎各位客商、企业家前来投资办实业,同心合力,互惠互利,共创八一美好的明天!
二、因地制宜、强化管理方式
管好用好村集体“三资”,关键在管理方式的选择。我村采取村集体“三资”的规范化管理方式,注重因地制宜,确保合法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村固定资产较多,集体山林和土地较丰富,以村委会为单位核算,财会业务繁重等实际出发,在行政村必须安排会计的基础上实行“民主理财”、“先审后记帐”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保障了村民自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理财权利。财会人员的任用、财务核算、监督管理等程序完全符合现行的相关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同时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民主理财、业务部门的审计监督、会计记帐、财务公开等工作都在街道党委的监督和指导下流水作业完成,确保农村“三资”的使用、民监、审计、记帐、公开、登记、管理等各环节工作保质保量及时完成。
三、加强领导,从源头抓好“三资”管理
管好用好农村集体“三资”的关键在于农村集体财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化管理,我村委会建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村“三资”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四、以人为本,提高“三资”管理水平
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是专业性、合法性、严肃性极强的工作,没有专业工作人很难作好这项工作,为了实现集体“三资”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培养出懂专业、懂法律的管理人员,加大了我村委会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通过培训提高了我村集体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法律意识,为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强化“三资”管理
完善的制度是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保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会计办公制度,资金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一把手”责任制,会计岗位责任制,出纳员岗位责任制,民主理财小组职责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了管理人员的行为,强化了他们的责任心。与此同时加大集体“三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极大地提高了“三资”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管理水平。
六、规范“三资”管理采取的具体措施
我村在集体“三资”管理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1、集体财务实行会计集中办公、“民主理财”、“先审后记帐”制度。财务所有档案,由村委会财务管理人员统一管理,专柜存放,确保集体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每季度末月的28日—30日定为集中办公日,下一个月的2—5日定为公示日。村委会在集中办公日,召开理财小组会议汇报一个季度的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并把一个季度的财务收支原始单据、有关经济合同交给村理财小组审核,经过审核合格的单据,确认原始单据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经过审核发现的问题,按照财务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处理。记帐核算业务完成后按规定程序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
2、集体资金,实行计划管理。每年三月份,村委会拟定本年度集体经济财务收支计划,经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讨论后,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3、集体固定资产纳入帐内管理,为保证集体固定资产的安全和提高使用效率,村集体固定资产全部纳入帐内,保证帐物相符,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对外抵押和处置必须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4、村集体资源实行档案化管理,提高透明度。对村集体创造收入的集体耕地、集体山林等集体资源全部登记立档管理,对集体资源的对内外承包和处置全面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严禁帐外设帐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