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健康广东、江门日报
开栏语
榜样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榜样是一面旗帜,为我们凝聚向上的力量。为充分弘扬先进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传播文明力量,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学先进、赶先进,开平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榜样开平》系列报道,推出榜样人物、榜样集体、榜样事迹,让这些榜样成为看得见的镜子,触得到的旗帜,让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开平人,以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主旋律,为打造“先进制造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 |健康广东、江门日报 开栏语 榜样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榜样是一面旗帜,为我们凝聚向上的力量。为充分弘扬先进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传播文明力量,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学先进、赶先进,开平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榜样开平》系列报道,推出榜样人物、榜样集体、榜样事迹,让这些榜样成为看得见的镜子,触得到的旗帜,让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开平人,以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主旋律,为打造“先进制造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2022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广东省医师学术大会日前在广州举行,庆祝大会为我省50名医师颁发了“2022年广东医师奖”,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主任张海红主任医师获得此奖项,也是江门地区唯一一个获得此殊荣的医师。 张海红主任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余年来,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开展诊疗工作,救治了大量危重疑难病例。承担繁重的临床业务工作同时,仍然积极主持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张海红主任所主持肾内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同时是中华医学会免疫净化与细胞治疗专委会委员单位及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常务委员单位,也是开平市肾脏病(风湿免疫)区域性诊疗中心,综合实力在地区一直位居前列。近年来,张海红主任先后获得南粤好医生、岭南名医及十佳医生等荣誉称号。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张海红主任坦言,在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是一个年轻的科室,在肾脏内科正式成立前,很多肾脏病患者在本地都无法得到规范的专业化诊治服务。 学科带头人谭晓军教授主持成立了肾内科,并根据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了科室长期发展规划,张海红主任接过重担,带领团队不懈努力,创建了开平市中心医院首个临床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建立本区域首个“肾病中心”。 合理优化结构 整合医疗技术优势 根据地方肾脏疾病的特点 以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治为专科特色 开展综合性治疗慢性肾病的临床实践 解决了肾内病(风湿免疫) 各种常见病及疑难病例的 诊断治疗问题 使广大肾病患者足不出县 就能得到专业化的医疗服务 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生命线。在医院领导的关怀帮助下,张海红主任、谭晓军教授在开平市中心医院最先实施 “首席医师负责制”,推行人才精细化管理,为年轻人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根据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方向,安排外出学习交流,对于优秀人才委以重任。为科室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量,一批年轻专家逐渐成长,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慢病管理、血管通路、介入肾脏病五个亚专科各尽所长。 经过多年的发展,肾内科在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3年,科室被广东省卫生厅评定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开平市省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开创了江门地区县级医院获省级重点专科的先河,确立了本地区有影响力的肾脏疾病专科品牌。 有实力,有温度 张海红主任在较早期就主导开展肾脏活检病理检查,坚持肾脏病理讨论制度,持之以恒每周三主持进行肾脏病理集体讨论,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可靠的病理资料对诊断治疗、判断预后起关键的作用。 秉承“跨学科合作,多学科融合”的理念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手术微创化”的原则 2016年率先在江门地区开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管通路维护具里程碑意义。此后,在兄弟单位及学科的协作下,血管通路组陆续开展自体内瘘成形术、人工血管植入术、复杂内瘘重建术等系列高难度手术。让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得以延续,继续顺利维持高质量透析治疗。 作为江门地区最早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中心,中心目前拥有国际先进的德国贝朗Dialog+、Fresenius-CRRT、意大利BELLCO、瑞士Baxter-APD等现代化血液净化设备70余台套,配置德国DWA双反渗水处理系统、中央供液系统、彩色多普勒、红外线内瘘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独立开展各种血液净化技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人工肝、腹膜透析、腹水超滤回输等。及国内最新血液净化疗法Supra-HFR血滤吸附、PHF双腔血液透析滤过,并在本地区首家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 如今,中心年透析超过5万人次,治疗人群囊括了从青少年到近百岁的尿毒症患者,从单纯肾衰竭人群到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治疗质量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中心组建了优秀的医护专业团队,包括:新入透析管理小组、血管通路建立及维护团队、透析并发症干预小组、危重症CRRT救治团队等,为患者提供终生的治疗规划。 走进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安全、有序、干净、温馨是第一感觉。每间病房都明亮洁净,崭新的配有床刹的病床,舒适的移动小饭桌,各种预警跌倒、坠床等安全标识,丰富、生动的疾病宣传材料;一位位白衣天使匆匆而有序地穿梭于各个病房,慢声细语地解答病人的疑问…… 肾脏病的很多患者都是慢性病人,长期处于疾病的困扰中,有很强的自卑感,很难完全回归社会。 张海红主任说,学科带头人谭晓军教授,一直教导同事们,一名好医生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一个医术高超但内心冷漠而的人,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所以,要学会“共情”——要从我们的病人,我们的病人家属的角度去出发,换位思考,去感受他们,理解他们,去得到他们的信任。 因此,张海红主任带领下的肾内科向来倡导奉行医学人文关怀,强化医生的人文素养,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在多年来的诊疗工作中,科室医护人员跟很多患者建立了友情,患者和家属发自肺腑的感谢锦旗,厚厚一沓,这是医患和谐的见证也是对科室的肯定。 特鲁多医生著名的铭言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是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永恒的座右铭 医教研全方位发展 作为科室发展的“三辆马车”之一 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为改善基层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张海红主任、谭晓军教授顺应本地医疗的发展要求,自2010年起,主持开展改善慢性肾脏病预后的多项临床研究,内容涵盖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痛风、尿毒症等常见病的相关诊疗研究,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经济和社会效益,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慢性肾脏病患者疾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其中“基层医院改善慢性肾脏病预后相关临床研究”系列临床科研,发表国内杂志学报12篇论文,《BMC Nephrology》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2.395),论文荣获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术年会“优秀壁报”奖,并在第一届全球华人肾脏病学术大会 (简称ICCN)进行口头交流,2019年5月广东省鉴定专家委员会通过科研成果鉴定:该系列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2021年度“无限创新”江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医教研全方位发展为科室注入新的动力,2020年广东省血液净化腹膜透析学组第一届成立,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成为广东省24家医疗机构成员之一;2022年成为广东省智慧腹膜透析中心示范单位,年轻骨干迅速成长,在全国血管通路PTA规范化视频大赛,梁琼仙医生披荆斩棘,获广东省一等奖,全国总决赛(超声组)三等奖;邓卫医师、区景运医师、谢晓宁护长等多篇论文被评为省、市级优秀论文,在2021年艾力彼全国同级医院专科30强,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排名第10。 是成就,更是动力 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团队 仍在不断前行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