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开平市人大常委会代理主任李宝贞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潘伟雄、选举联络任免工委主任罗振业、法制工委主任谭尚生等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到沙塘镇视察乡村振兴暨基层人大建设工作。沙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关健强和人大专职主席李建忠以及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许惠华陪同。
调研组先后来到沙塘镇红岭村委会、下丽村委会,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现场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沙塘镇在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饮用水保障、产业项目发展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创新举措以及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情况。
调研组一行走在红岭村的环村绿道上,林荫小道将村子划分为两个区域,一边是整洁的居民生活区,另一边是高低错落有致的绿化隔离开来的生产区。据红岭村支部书记、沙塘镇人大代表劳树棋介绍,两年前的红岭村跟普通村子一样,家禽遍地散养、生产生活用品堆积在巷道、村面杂草丛生、蚊蝇不绝,这两年在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将村后的一片废弃的牛栏鸡舍清拆后再原地规划,统一新建14至17平方米的杂物房共65间,把堆放于村面巷道的生产生活用品收进杂物间。另外,经过选区人大代表多方听取、收集群众意见,最终决定在附近的竹林里规划出村民集中圈养家禽的地方,彻底解决了农村家禽随地散养导致难以改善居住环境卫生的问题,并在圈养区周边种植了大量绿化,将圈养区和居住区隔绝,既还村民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又不让农民失去基本生活来源。“现在村里卫生比过去好,村民也更加文明,随地扔垃圾的行为没有了,苍蝇蚊子也很少,家家户户用上了水压水质均理想的自来水,新建的环村绿道在村子周边,种满绿化,整个村子的环境就像公园一样,我们住在这里跟住在城里的小区没有区别。”红岭村保洁员劳阿姨说。
在红岭村,调研组不仅看到了整洁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还看到了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柑橘种植基地。红岭村建成的500亩扶贫种植基地,通过开展柑橘种植技术培训,为村民提供了30多个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现有20多位村民和3户精准贫困户在基地工作,不但有日薪100元/人的工资,而且每年还有750元/亩的土地租金收入。红岭村人大代表苏桂容说:“红岭村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不但环境变好了,生活也改善了,村民们幸福感提升了。过去红岭村留守的劳动力除了耕种稻田没有别的生活来源,现在利用农闲时间在柑橘种植基地务工,离家近,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还能挣到钱,解决了周边村子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在下丽村,调研组视察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着重察看了该村于上世纪建成的粮仓、碉楼、知青楼等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物,随后到下丽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了解基层人大活动阵地建设情况。
下丽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于2019年7月建成,具有完善的工作制度,驻站代表每周三在联络站轮值接访群众,及时掌握群众心声,更好地聚焦民情、体察民意。该站运行以来,共接访群众28人次,收集意见建议共54件,举办代表活动6次,组织驻站代表参与推进村中心工作12次,作为闭会期间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密切代表和选民联系以及及时反映民意诉求的重要平台,联络站对于提高代表履职意识、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意义。驻站代表劳健枢说:“以前丽洞片区选民反映意见要坐车到镇上的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自从建设了下丽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选民在村门口就能联系代表,不仅改变了以往选民对代表的陌生感和代表与选民的距离感,也让驻站代表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活动更加丰富,增强了代表服务选民群众的意识和积极性”。
开平市人大常委会李宝贞代理主任对沙塘镇基层人大工作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基层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村民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乡村振兴硕果累累。视察结束后,李宝贞代理主任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不断加大对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树立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村级联络站的作用,助力农业农村工作发展。二是要在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注意保护知青楼、碉楼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以此探索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路径,做大做优本地品牌。三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谋划、共同推进,以产业振兴促进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不仅让环境好起来,村容美起来,更要让人民生活好起来。
相关附件: